3·15绿色投资: 健康投资,快乐理财之价值观:理性投资,价值为本

发布日期:2014-03-12作者:国联安

若把投资活动比作一场战争,正确的投资原则就像坚固的防线,助投资者远离陷阱,步步为营。 “股神”巴菲特反复强调:“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惟一机会。”许多成功的投资大师都是凭借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思想而获得高额回报。

市场上,关于“价值投资”的各种解读林林种种,不少投资者由于认知的偏差,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信念,尝尝陷入价值投资的误区,甚至导致损失。本文将列出价值投资最常见的三大错误投资理念,并将其与投资大师的思想进行比较,希望对投资者有所警示和启发。

误区一: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持有。

讲到价值投资,很多人第一反映就是——长期持有,能够作为佐证、且最成功的案例就是“股神”巴菲特无论在股市低迷期、泡沫期,均坚定地长期持有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华盛顿邮报等公司股票,获得了令人惊叹的投资收益。

可是,长期观察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或许您会惊奇地发现——他也经常变动投资组合:例如,2010年一季度大幅减持了食品饮料及消费行业,同时以270亿美金收购了全美第二大铁路运营商——北伯林顿铁路公司。2008年,巴菲特也对银行股进行了减持,增加了现金头寸。

硬币有两面性,对一个投资高手来说,既要有长期持有的那份执着,也需有审时度势的灵活。不是只有一种投资方式才可以被定义为价值投资,不是牛市持有就叫做价值投资,而熊市逃跑就不是价值投资。当资产价格低于其价值时买进,资产价格高于其价值时抛出,或许才是正确的“价值投资”。

误区二:低估的价值必然值得拥有。

前文说到当资产价格低于其价值时买进,那么,低估的价值必然值得拥有吗?答案却是:不一定。举个例子来说,某行业股票动态PE在10倍左右,历史比较处于最低水平,可是一旦经济增速下滑,行业利润减少,上市公司盈利下降,则整体估值还将可能继续降低。因此,估值只是相对指标而已,随着上市公司未来预期的不断变化,其投资价值也在不断调整。

一般来说,市盈率、市净率等这类指标可以作为估值的衡量依据,但是它们的比较基准往往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过往历史或者同类公司及行业表现,基准的本身就是一个变量,那么,估值方法也只能是相对参考,而非绝对依据。

在判断价值低估资产是否值得拥有时,我们更应注重“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即展望未来,多关注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内在价值,而不是一味地与过去数据做比较。

误区三:价值投资在当下。

活在当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我们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而投资则是另一种修心。

对于巴菲特来说,之所以能够长期持有一只股票获取超额收益,除了具有精准的价值判断能力,善于等待也是必备的特质。往往我们只关注到巴菲特持有很多股票长达10多年时间,却没有意识到,他可以关注一家公司达10多年,直到有合适的价格出现才买入。

正所谓,时机来自于等待。时间是投资的玫瑰,不仅仅意味着长期持有才能获利,更是心态与技巧的艺术,善于等待并捕捉良机是投资的味素,无之寡淡、有之则甚为鲜美。

磨刀不误砍柴工。投资者不妨多花些时间领会价值投资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实战能力。想要通过长期投资来实现稳定增值,还需建立在健康的“价值观”之上。